近年来,公主岭市把脱贫攻坚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按照“真脱贫、脱真贫、全脱贫、不返贫”要求,组织保障、精准施策、政策支持、以上率下、对标清零“五路并进”,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
组织保障,转变作风抓队伍建设。干部队伍作风与脱贫攻坚息息相关。为了从根本上转变扶贫工作作风,让干部真正扑下身子为贫困群众干实事。公主岭市委、市政府坚定不移践行“两个维护”,严格按照“四个落实”总要求,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坚决杜绝“非贫困地区不重视扶贫工作”的极端错误思想,坚决杜绝脱贫攻坚工作中“落差、温差、偏差”问题。
强化扶贫队伍思想和业务能力建设。编制了《公主岭市扶贫干部贯彻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工作重要论述学习材料汇编》,要求全市党员干部学习。选优配强班子,强化村党组织建设和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成立乡镇优秀青年农民学校24个,招收学员1324名,储备村级后备人才2828人。进行贫困劳动力素质培训,300余人受益。
精准施策,社会兜底抓行业扶贫。公主岭市贫困人口因病因残因缺劳力致贫体量较大,占贫困人口的70%以上。为使这部分群体实现稳定脱贫,公主岭市强化综合保障,扎实编好脱贫兜底网。医疗保障兜底,实现贫困人口参合、标准化卫生室建设全覆盖,实施贫困户医疗补充保险全覆盖;社会保障兜底,实施对符合条件的贫困人口养老缴费全覆盖,确保老有所养,对贫困户纳入低保实施动态管理制度,做到应保尽保。教育保障兜底,资助贫困学生,发放资金,减免贫困学生伙食费和校车费;危房改造保障兜底,实现危房改造全覆盖;强化饮水安全保障兜底,解决饮水安全问题;电网升级改造保障兜底;交通保障兜底,解决群众出行难问题。
政策支持,补齐短板抓产业“造血”。“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公主岭市将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作为脱贫攻坚第一要素,将扶贫开发与全市“建设三带、融入长春、富民强市”战略高度融合。大力扶持发展棚膜蔬菜、种植、养殖和玉米加工等特色扶贫产业,实现由“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转变。强化电商扶贫,建设完成83个村级服务站,实现全市404个行政村村级服务站全覆盖;强化扶贫扶志扶智相结合,通过技术培训、提供就业岗位、参与扶贫项目等措施,引导和帮助贫困人口主动脱贫。
以上率下,包保帮扶抓合力攻坚。公主岭市开展“五级书记遍访贫困对象”活动,印发《关于扎实开展市、乡、村三级党政主要领导遍访贫困对象实施方案》,并制定了遍访计划、台账、记录、日志等材料。截至目前,市级领导遍访6个贫困村,各乡镇遍访工作正在有序推进。
为进一步压实责任,制定了“三条线”签字背书制度,由市脱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实施。与乡镇、村委会和屯小组签订脱贫攻坚工作责任书,确保贫困人口按计划脱贫;与包保部门、包保干部签订包保帮扶承诺书,确保包保责任落实到人;与行业部门签订履职责任书,确保贫困对象稳定脱贫。
对标清零,聚焦靶心抓问题整改。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国家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反馈问题整改工作相关部署,公主岭立足“早查摆、早谋划、早部署、早整改、早见效”,压实整改责任,强化整改措施,加强组织领导。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直接部署、逐项落实,进一步强化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全面对标整改清零。根据我省《关于2018年国家脱贫攻坚成效反馈问题整改工作方案》精神,结合全市实际,征求3次修改意见,进一步完善了《公主岭市关于落实国家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反馈问题整改方案》。